土壤电阻率测试仪广泛应用于防雷接地、电力工程与地质勘探,其测量结果直接影响接地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。在野外复杂环境下,
土壤电阻率测试仪常因接线错误、电极接触不良或环境干扰出现读数异常、数据漂移等问题。掌握常见故障的应对策略,是确保其精准捕捉的关键。

1、无读数或显示“OL”(超量程)
首先检查测试线是否断裂或接头松动,使用万用表检测C1、P1、P2、C2四线通断。确认电极是否插入土壤,若土壤干燥、石砾多,可浇水湿润或更换测试点。检查仪器保险丝是否熔断,电池电量是否充足。
2、数据跳动大或重复性差
多因电极与土壤接触不良所致。确保电极打入深度足够(建议≥20cm),清除表面锈迹与氧化层。避免在雨后、冻土或强电磁场(如高压线下)区域测试。若使用工频测试,可切换至异频抗干扰模式,减少电网谐波影响。
3、测量值明显偏低
检查电极间距是否准确,尺量复核a值。确认接线顺序是否正确:C1→外极、P1→内极、P2→内极、C2→外极,严禁接反。若土壤过于潮湿或存在地下金属物(管道、钢筋),会导致电流分流,使结果偏低,应调整测点位置。
4、测量值异常偏高
可能因电极间距过小或探测深度不足。适当增大电极间距以获取深层数据。检查电压极(P1、P2)是否被污染或接触电阻过大。若土壤为砂石或冻土,导电性差属正常现象,可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判断。
5、开机无响应或屏幕黑屏
检查电源开关、电池极性及电压。若为充电式仪器,确认充电是否完成。重启设备,排除临时死机。若仍无效,可能是主板或显示屏故障,需返厂维修。